當前廣東疫情形勢依然嚴峻,醫療廢物能否安全處置是重要一環。
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目前全省21地市有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22個,核準處置能力589.9噸/天,而儲備應急處置設施34個,儲備應急能力1599.7噸/天。
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堅持應急處置和常態化疫情防控兩手抓,全力做好醫療廢物、醫療廢水及時有效收集轉運和處理處置,做好應急處置能力儲備,加強相關環境監測,保障環境安全。
從今年1月1日到3月27日,全省醫療廢物收集量6.02萬噸,其中涉疫廢物1.74萬噸,全部實現“日收日清”,做到醫療機構及設施環境監管和服務100%全覆蓋,醫療廢物及時有效收集轉運和處理處置100%全落實。
嚴格保障醫療廢物“閉環”安全處置
為有效管控疫情傳播擴散風險,近期廣東多個城市按下“慢行鍵”,而各地生態環境部門堅守一線,嚴格保障醫療廢物、廢水“閉環”安全處置。
在深圳,隨著當地防控力度不斷加大,全市產生的醫療廢物激增,深圳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支隊迅速組建疫情防控專班,運用視頻監控、遠程調度等信息化手段,加強管控醫療廢物處置單位人員,嚴格落實閉環要求,實現對人員、車輛、醫廢、場所一體化全方位監管,確保醫療廢物日產日清、全量收運。
東莞生態環境監測站也快速響應,制定高風險地區水質監測工作方案,深入定點醫院檢查督導,通過現場檢查和查閱臺賬記錄等方式監督醫院廢水規范排放、藥劑投放程序等,并現場監測醫院消毒池和排放口廢水總余氯,防范病毒通過污水擴散傳播。
珠海市生態環境局香洲分局則通過多方聯動機制與信息化監管,構建戰疫數字網絡,與轄區集中隔離場所、集中居住點、跨境運輸作業點、進口冷鏈食品集中倉建立網絡平臺實時通信系統。及時核查涉疫場所醫療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及污水污染防治措施落實情況,協助涉疫場所解決余氯不達標、醫療廢物收運不規范等問題,壓實疫情防控“底線”。
為進一步強化醫療廢物環境監管,落實落細口岸城市“閉環”管理,省生態環境廳也出臺了進一步強化醫療廢物“閉環”環境監管的通知,要求各地市再次梳理和明確醫療廢物收運處置流程和職責,全省口岸城市做好醫療廢物收運處置環境監管。
生態環保鐵軍志愿服務隊馳援一線
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各地生態環境系統也充分發揮機關黨建引領作用,發動黨員、干部以及基層骨干力量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支援街道社區防疫。
3月15日上午,深圳生態環境局龍崗管理局為馳援街道一線抗疫的30名黨員先鋒隊授旗。龍崗區是深圳唯一一家特許經營醫療廢物處置基地所在的行政區,承擔著全市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的重任。
深圳生態環境局還組建10人志愿者隊伍化身“大白”,前往福田區沙頭街道沙嘴社區進行防疫支援。3月的深圳早晚風涼,中午炎熱,他們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汗流浹背已是常態。
同樣在東莞,應南城街道西平社區疫情防控需求,東莞市生態環境局迅速組織77名黨員干部志愿者投身西平社區,協助開展新一輪核酸檢測。
每日早出晚歸,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連續工作十數個小時,還要帶著沉重的監測儀器,摸清污水管網走向,布置合適的監測點位……這是東莞生態環境監測站監測人員陳澤成的工作日常。
東莞大朗鎮是本次疫情的重點區域,陳澤成主動請纓駐點大朗鎮,加入當地疫情防控專班,擔負起高風險地區及其外圍污水監測點位的布控、余氯現場監測、新冠病毒環境樣本采集等,“疫情在哪里,我就要戰斗在哪里。”
優化企業服務助力經濟發展
在做好疫情防控相關環保工作的同時,廣東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聚焦企業發展痛點,進一步優化監管服務,助推高質量發展。
近日,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白云分局為企業“量身定制”了一份《溫馨提示》,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批復一同送達企業,指導企業進一步完善排污許可手續、做好自主驗收,增強企業自主守法意識。
在佛山,鋁型材產業是重要支柱產業,佛山市生態環境局深入鋁型材企業開展生態環境服務,向企業發放廢水治理提升指引,指導企業加強廠內明管改造、優化廢水收集處理等。
而江門市生態環境局則與各縣(市、區)分局組成幫扶小組,到企業和項目現場,重點指導企業做好環保設施的維護保養和管理,確保廢氣、廢水等治理設施的正常運行,各項污染物達標排放。
為主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日前省生態環境廳也已出臺《關于優化重點項目服務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十項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包括加強區域環境準入、提前介入加強指導服務、著力環評審批提速增效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措施》強調要持續推進“三線一單”分區管控與規劃環評、項目環評、排污許可等管理制度銜接,輔助建設項目開展環境準入分析預判。
同時,對于重點項目,《措施》強調提前介入指導服務,在項目擬建及環評編制階段,一次性告知建設單位項目落地選址關注問題、委托第三方編制環評注意事項等。并強化規劃環評與建設項目環評聯動,對位于已開展規劃環評的產業園區內、符合條件的建設項目,可實施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簡化環評編制內容等。
《措施》還提出,對重大基礎設施、民生工程、重大產業布局等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在不違反國家相關規定的前提下,對基本不產生生態環境影響的重點項目免于辦理環評手續等,推動一批重點項目在短期內完成審批。